中兴馆阁录

《中兴馆阁录》由南宋陈骙编撰。全书共分正集十卷、续录十卷,分: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撰述、故实、官联、廪禄、职掌等类,记录了自南宋建立以来皇家图书馆(中兴馆)的历史。此为台北国家图书馆,宋嘉定三年宝庆至咸淳年间增补刊本,缺卷一和续录卷九,书后有黃丕烈等跋。

中兴馆阁录

书中记录了图书馆官员的姓名、廪禄、职位以及日常活动,并介绍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包括图书的采编、收藏维护以及编辑、编纂和刊刻。此副本缺失一卷,缺失部分内容与馆阁历史相关。其后还附有共包含 10 卷的续录,亦缺失一卷,内容与廪禄相关。续录的第 7 卷和第 8 卷提供了 1269 年以前官员的姓名及职位,不过是采用不同的样式,很可能刊刻于元代早期。此书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四库全书》编撰于明代,出自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明代之后此书流传颇罕。私人收藏品中可以发现一些手抄本,不过通常包含疏漏错误。此本曾被藏书家黃丕烈收藏 ,后来先后被其他五位著名收藏家收藏,最终收入国立中央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此书的体例与程俱撰写的《麟台故事》类似。中兴馆阁录及中兴馆阁续录,清修四库全书由永乐大典辑出时改易名南宋馆阁录及其续编南宋馆阁续录。

中兴馆阁录

中興館閣錄十卷續錄十卷,見于直齋書錄解題及文獻通考。通孜載陳氏之 言(陳氏曰:祕書監天台陳騤駛叔進撰。淳熙中,騤長蓬山,與同僚錄建炎以來事 為此書,李燾仁父為之序。續錄者,後人因舊文增附之耳),并巽巖李氏之序( 巽巖李氏序曰:上世官修其方,故物不坻伏,後世弗安厥官,其方莫修,職業因 以放失。夫方云者,書也。究其本原事,及朝夕所當思營者,悉書之,法術具 焉,使居是官者,奉以周旋,雖百世可攷爾。周官三百六十,官各有書;小行人 適四方,則物為一書,多至五書,蓋古之人將有行也,舉必及三,惟始衷終,依 據審諦,則其設施斯可傳久。六龍駐蹕臨安腧四十年,三省、樞密院制度尚稽復 舊,惟三館祕閣巋然傑出,非百司比。自唐開元韋述所集記注,元祐間,宋宣獻 之孫匪躬作館閣錄,紹興改元,程俱致道作麟臺故事;宋氏皆祖韋氏,而程氏故 事并國初它則多闕,蓋未知其有宋錄也,惜最後四卷俄空焉。余屢蒐采弗獲,欲 補又弗暇,每每太息。今所編集第斷自建炎以來,凡物巨細,靡有脫遺,視程氏 誠當且密,官修其方,行古道者不當如是耶!昏忘倦游,喜見此書,乃援筆為之 序),亦可謂詳悉矣,而分門有九,始沿革,終職掌,又詳於曝書亭集跋語中( 中興錄十卷,分九門:一沿革、二省舍、三儲藏、四修纂、五撰述、六故實、七 官聯、八廩祿、九職掌。淳熙四年秋,祕書監天臺陳騤叔進所撰,序之者,丹稜李燾心〔仁〕父也。續錄亦十卷,則嘉定三年館閣重行編次,後人次第補錄,迄 於咸淳者。二錄予抄自上元焦氏,惜非完書,然官聯尚存,以之續洪氏羣書,下 及王氏、商氏之祕書志、黃氏之翰林記、先正入官之倫序,粗可紀述,無憂文獻 之不足徵矣)。然竹垞所藏已為鈔本,且僅云惜非完書,並未著所缺何處,今予得宋刻本中興館閣錄,缺沿革門,續錄缺廩祿門,其餘缺葉,未可悉誌。李燾之序僅存半葉,其首云「中興館閣錄十卷,淳熙四年秋,天台陳駛叔晉與其僚所共 編集也」,此二十六字,通考未載;「上世官修其方」已下,至「斯可傳久」,輿通考所載文同;後云「彼狡焉,滅棄典籍,縱意自如,幸能行」,此十四字與 通考所載六龍駐蹕云云大異。惜乎宋刻殘闕,不能定其是非也。此書外間傳播多 屬抄本,近從顧抱沖家借得影宋鈔本,與宋刻不差毫髮,惟續錄卷七「提舉編修 國朝會要」云云,宋刻此葉版心,明係館閣續錄卷第七,誤訂入前錄中卷第七, 而影抄者逕改去續錄字樣,混廁前錄中,殊為謬妄,且續錄中有「提舉編修國朝 會要」八字,刻入版心者兩葉,正當接於「提舉編修國朝會要」一葉後,因宋刻 誤訂,故失次爾,殊不思慶元以後三人京鏜、余端禮、謝深甫,文本聯屬,而顧 改館閣續錄卷第七,為中興館閣錄卷第七,何耶?且有提舉祕書省、提綱史事兩 葉,係續錄卷七之文,因版心無字,混將補前錄中缺葉,而亦填入中興館閣云云,竟似前錄本文,殊不知所引官聯,俱在淳熙四年以後耶!宋刻之妙,即此已 足正抄本之訛,後之讀是書者,勿以世有傳錄之本而忽視之。乾隆甲寅歲,五月夏至日,古吳黃丕烈識。

宋刻有原刻、補刻之異,故版刻字跡迥別,至每卷排比葉數,原刻數目本可 循序以稽,自有補刻之葉添入,則數目不同,無從稽考矣,矧經妄人點竄,更覺糊塗。今悉據本書文義序次,統補刊空白之葉,於每卷注明每葉數目,填於旁紙,庶無紊亂之虞焉。若宋刻原本序次顛倒,又得嘉定錢竹汀、海鹽家椒升兩家 舊藏鈔本,悉心對勘,俾免舛錯。內有文字同而重出者一葉,未識當時是否錯 簡,反致衍文,不敢刪削,仍舊並存,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吾於古書亦守斯訓 爾。莞圃又識。

光緒五年己卯冬十月十三日,新建勒方錡、吳縣潘遵祁、中江李鴻裔、元和 顧文彬、長洲彭慰高、吳縣潘曾璋、歸安沈秉成,集吳氏聽楓山館,同觀宋本書籍,其為當世希有者,如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章衡編年通載、嚴州新定續志、 法穎編參寥子集,已各署觀款,後彙注數語于此,以志欣賞。藏書者歸安吳雲, 即聽楓山館主人也。

中兴馆阁录

陈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 建炎二年出生,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历官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出京知赣州,后改秀州。绍熙元年,同知贡举兼侍讲。绍熙三年三月,权礼部尚书。庆元二年,知婺州。晚年授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嘉泰三年卒,得年七十六岁。谥文简。编有《中兴馆阁录》十卷、《文则》二卷等。

注:此为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本,框23 x 16.8厘米,9行, 行18字, 注文小字双行, 字数同, 左右双栏, 版心白口, 单黑鱼尾, 下记刻工。缺卷一和续集卷九。

钤印:「百宋一廛」朱文長方印、「密均/樓」朱文方印、「汪印/士鐘」白文方印、「閬源/真賞」朱文方印、「黃印/丕烈」白文方印、「復/翁」白文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振勳/私印」朱白文方印、「梅泉/父」朱文方印、「吳下/汪三」朱文方印、「小/謨觴/仙館」白文方印、「不夜于氏/藏書印」朱文長方印、「梅泉」朱文橢圓印、「平陽/叔子」朱文長方印、「振/勳」白文方印、「士禮/居」朱文方印、「歸安吳氏兩罍軒藏書印」朱文長方印、「兩罍/軒藏/書印」朱文方印、「紳之」朱文橢圓印、「吳雲/私印」白文方印、「兩罍/軒」朱文方印、「汪氏梅/」長方印、「吳雲字/少清號/平齋晚/號退樓」白文方印、「紳之」白文長方印、「梅泉」白文長方印、「平陽/叔子」朱文方印、「梅泉」朱文長方印、「振」「勳」白文連珠方印、「汪氏/梅泉」朱文方印、「吳平/齋祕/篋印」朱文方印、「蔣/祖詒」白文方印、「穀/孫」朱文方印、「振勳/汪印」白文方印、「唐越國/公四十二世/子孫」朱文方印、「蕘圃/卅年精/力所聚」白文方印、「吳雲/平生/珍祕」白文方印。


在线阅读 : >>>中兴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宋.陈骙等撰.宋嘉定三年宝庆至咸淳年间增补刊本.缺卷一.续集卷九


标签:

热门阅读

  •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系神仙传记类著作,撰者不详。全书共七卷,内搜集道、儒、释三教圣贤 ...

  • 推背图

    推背图

    中华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两位预言大师 ...

  • 山海经

    山海经

    记载我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宗教、医药、民俗 ...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撰,是中国历史上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附插 ...

  • 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

    由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此书成 ...

  • 日寇暴行实录

    日寇暴行实录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编辑出版的《日寇暴 ...

  • 武备志

    武备志

    为明朝茅元仪辑,全书共240卷,约200余万字,图738幅,是中 ...

  •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此本共十五卷,前六卷为 ...

  • 永乐大典.卷13872-13875.贲字

    永乐大典.卷13872-13875.贲字

    永乐大典.卷13872-13875.贲字.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 ...

  • 伏尼契手稿

    伏尼契手稿

    《Voynich manuscript》(伏尼契手稿)是一本内容 ...

  •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

    又称《芥子园画谱》,是清代绘画技法图谱,它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 ...

  • 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不失为一部具有不可取代性质的道藏,因为它和后来增补的 ...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古代一部综合性 ...

  • 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词话

    是《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系统,为明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及欣欣 ...

  •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 ...

  • 百鬼夜行绘卷

    百鬼夜行绘卷

    百鬼夜行绘卷是描绘“百鬼夜行”的绘卷物之总称。最著名的是真珠庵本 ...

  • 钦定协纪辨方书

    钦定协纪辨方书

    由清代允禄等奉敕编撰。协纪辨方是指协调和辨识人与天时、地利各方面 ...

  • 朱子全书

    朱子全书

    由清李光地等奉敕编。是书将朱熹文集、语录进行整理分为学、大学、论 ...